关于高速公路的思考

高速公路属于一眼能看清,看懂的标的,存在预期差的机会很少,除非系统性危机时候。

什么时候谁会低价卖给你呢:

熬不住?少

等不及?少

被吓?系统性危机时,但这时很多其它股票一样暴跌,换股不划算,有些人还要换高速去抄底其它的。

现在基本上在8~12倍PE,看各家的ROE,分红等不一样。

高速的建设投资均已进入平稳期,车的保有量每年小幅增长,东部,南部城市人员流入,高速路上车流每年是不断小幅增长的。但其它替换路线也不断完善,会导致一些分流。

但价格不能自主,受管控,还时不时要免费,承担社会责任。

运营时限不少已经过半,逼近时限之时,未来总是不可确定。

基本上都是国企,领导层基本不持股。在高位平稳期,管理层要做业绩,就要去多元化发展,各种投资,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掉坑。

在成本方面,做得好的会用最少的成本养好路,保好畅通,产生最大收益。

所以,基本上,没有想象力的,没有大的预期差的,没有估值一击的,没有业绩一击的,就是一个预期年化10% ~ 16%的收益,如果价格买得好会高一点。但也并不是时间的朋友,随着不断进入收费后期,物价不断上涨后,收益也可能可能会逐年下降。还需要关注是否政策有变,行业,企业是否发生变化。

物业行业参与的理由

物业行业的生意也并不完美,有这样那样的担心,但还是想参与。

主要的问题:

  • 几年之后,母公司交付的面积相比当前的保有量而言,比例将逐步衰减
  • 人工费用将不断上升,物价不断上涨,所以成本将一直上升,毛利率下降甚至亏损。
  • 而这个时候母公司的利益输送也将逐步递减直至停止。
  • 增值服务能有多大收益,真的是一个未知数,从我看到的现有小区来说,没有哪个小区能将增值服务做到多好。
  • 前期并购的物业虽然增加了销量和利润,但后期的消化难否搞好是个问题
  • 后期的并购买买买的机会不太了
  • 如果再叠加物业公司管理不善,单店盈利能力不断下滑。

在上述问题下,估值肯定就要下一个大的台阶,现有的彩生活,中奥到家的估值难道不是他们的归宿?

但是:

  • 近三年,五年母公司交付都很不错,新楼盘占比大,物业费较高
  • 近几年母公司的利益输送也会持续
  • 各物企业绩指引未来三年50%复合增长

所以想参与它们头几件的成长期,选择估值有保护的。

轮胎行业的初步研究

定性:

轮胎其实是典型的消费股。

它是车的消费,也是人的消费。还是必需消费,你能说车呀,你的轮胎不行了,咱可以不要轮胎吗?

同时 TOB和TOC,TOC肯定有提价权,

生意稳定,周期性不强,技术变革慢,被巅覆可能性很低,赚取制造业利润。橡胶原材料成本占比78%及以上。

整个行业是比较成熟的了,无论是技术和产品,还是整体需求量都较稳定。现有玩家格局也相对稳定。

从另外一方面来讲,也说明并没有想象空间,只有管理红利空间。

市场容量:

轮胎总的消费量=每年新增车量+每年替换量(每年保有量上一定比例替换)

每年保有量=旧年保有量+每年新增车量-每年报废量

生意永续性:

最近几年,新车销量有所下滑,所以总的轮胎销售数量有所有下滑。但保有量这也池子的水位却是不断上涨的。所以从长远来看,行的需求永远存在,中国的汽车销量千人均量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,新车销量不管如何竞争,如何变革,轮胎的需求少不了。随着每年的新增销量和保有量下的替换需求,蛋糕在慢慢变大。

竞争格局:

分蛋糕的人呢,这个行业同样需要成本领先,需要规模效益,需要品牌效益,所以一定是优胜劣汰,集中化不断提高。

但因为行业又足够大,需求有差异性。这个如同白酒有2000多,也有几十元一瓶的一样。车子有豪车和代步车一样,轮胎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,从高端到中端,低端各有需求。所以这种非同质化的产品可以容纳不少差异化的公司生存。但一些过去小厂家将逐步让出份额,逐步形成几个不同梯队的龙头。

中国本土有其优势(本土需求量大,成本低)。虽然有很多的国际巨头,但中国处在第三梯队的轮胎企业这几年毛利率不断上升,虽然销量增量不大,但净利三年内翻了一翻。

目前国内上市龙头就是玲珑和赛轮,

复盘:

玲珑和赛轮,处于国际上第三梯队,但这几年实现了管理红利。虽然总体需求量没有上升多少,公司营收也没有上升多少。但得益于成本下降,结构优化,这几年毛利率不断上升,净利三年内翻了1倍多。然后股票估值翻了一翻,实现了三年四倍收益。

未来的空间:

蓄水池整体的保有量不断增长,在当前大基数下,新增车和替换空间未来将保持一定低速增长。

以玲珑为例,2020年营收180亿。年报中指引2030年800亿。也就是未来十年营收年化16%的增长,按目前的净利润率,个人觉得提升空间不大了,过去橡胶价格低位,现在原材料涨价了。所以如果净利润率不变,也就是16%年化增长,30倍Pe现在是贵了,15倍PE才有一定安全边际。

从投资来讲,这个管理红利双击的故事已经演绎过了,是否会继续实现管理红利具有一定未知性,需要更深的洞察力,但估值这一击的演绎是不可能再有了,所以没有估值的保护和可能估值一击的潜在回报做为吸引,也就不再具有多大的吸引力。

得到的启发:

新生行业确实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可能的机会,但成熟的行业也未必就没有双击的机会。当然一切还是看企业是否能实现管理红利。成熟的行业中可能的机会包括:

  1. 侵吞对手份额:并不容易,会遭到反击。
  2. 自然优胜劣汰,弱的小的退出,实现集中度提升
  3. 降本增效,
  4. 实施差异化,走高端路线
  5. 进行品类扩张,获得第二增长极

所以优秀的企业如果估值较低,它是有可能通过很多手段继续实现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