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高速公路的思考

高速公路属于一眼能看清,看懂的标的,存在预期差的机会很少,除非系统性危机时候。

什么时候谁会低价卖给你呢:

熬不住?少

等不及?少

被吓?系统性危机时,但这时很多其它股票一样暴跌,换股不划算,有些人还要换高速去抄底其它的。

现在基本上在8~12倍PE,看各家的ROE,分红等不一样。

高速的建设投资均已进入平稳期,车的保有量每年小幅增长,东部,南部城市人员流入,高速路上车流每年是不断小幅增长的。但其它替换路线也不断完善,会导致一些分流。

但价格不能自主,受管控,还时不时要免费,承担社会责任。

运营时限不少已经过半,逼近时限之时,未来总是不可确定。

基本上都是国企,领导层基本不持股。在高位平稳期,管理层要做业绩,就要去多元化发展,各种投资,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掉坑。

在成本方面,做得好的会用最少的成本养好路,保好畅通,产生最大收益。

所以,基本上,没有想象力的,没有大的预期差的,没有估值一击的,没有业绩一击的,就是一个预期年化10% ~ 16%的收益,如果价格买得好会高一点。但也并不是时间的朋友,随着不断进入收费后期,物价不断上涨后,收益也可能可能会逐年下降。还需要关注是否政策有变,行业,企业是否发生变化。

5.25 – 在线教育校外教育团灭

继K9政策之后,校外培训的政策利空又来了,在线教育和校外教育机构持续下跌,新东方,好未来连续近20%的日跌幅,很快腰斩,然后继续向下。

几点启发:
1. 逻辑利空出现,不管多少成本,必须毫不犹豫的出逃。

2. 监管风险高的票少碰

房子教育医药,中国的三座大山,政策高压区。电力,煤炭,公用事业,政府价格的管控区。这些都不是好模式

而消费,创新药,市场经济,市场说了算,这些股最被人追逐。

物业行业参与的理由

物业行业的生意也并不完美,有这样那样的担心,但还是想参与。

主要的问题:

  • 几年之后,母公司交付的面积相比当前的保有量而言,比例将逐步衰减
  • 人工费用将不断上升,物价不断上涨,所以成本将一直上升,毛利率下降甚至亏损。
  • 而这个时候母公司的利益输送也将逐步递减直至停止。
  • 增值服务能有多大收益,真的是一个未知数,从我看到的现有小区来说,没有哪个小区能将增值服务做到多好。
  • 前期并购的物业虽然增加了销量和利润,但后期的消化难否搞好是个问题
  • 后期的并购买买买的机会不太了
  • 如果再叠加物业公司管理不善,单店盈利能力不断下滑。

在上述问题下,估值肯定就要下一个大的台阶,现有的彩生活,中奥到家的估值难道不是他们的归宿?

但是:

  • 近三年,五年母公司交付都很不错,新楼盘占比大,物业费较高
  • 近几年母公司的利益输送也会持续
  • 各物企业绩指引未来三年50%复合增长

所以想参与它们头几件的成长期,选择估值有保护的。

轮胎行业的初步研究

定性:

轮胎其实是典型的消费股。

它是车的消费,也是人的消费。还是必需消费,你能说车呀,你的轮胎不行了,咱可以不要轮胎吗?

同时 TOB和TOC,TOC肯定有提价权,

生意稳定,周期性不强,技术变革慢,被巅覆可能性很低,赚取制造业利润。橡胶原材料成本占比78%及以上。

整个行业是比较成熟的了,无论是技术和产品,还是整体需求量都较稳定。现有玩家格局也相对稳定。

从另外一方面来讲,也说明并没有想象空间,只有管理红利空间。

市场容量:

轮胎总的消费量=每年新增车量+每年替换量(每年保有量上一定比例替换)

每年保有量=旧年保有量+每年新增车量-每年报废量

生意永续性:

最近几年,新车销量有所下滑,所以总的轮胎销售数量有所有下滑。但保有量这也池子的水位却是不断上涨的。所以从长远来看,行的需求永远存在,中国的汽车销量千人均量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,新车销量不管如何竞争,如何变革,轮胎的需求少不了。随着每年的新增销量和保有量下的替换需求,蛋糕在慢慢变大。

竞争格局:

分蛋糕的人呢,这个行业同样需要成本领先,需要规模效益,需要品牌效益,所以一定是优胜劣汰,集中化不断提高。

但因为行业又足够大,需求有差异性。这个如同白酒有2000多,也有几十元一瓶的一样。车子有豪车和代步车一样,轮胎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,从高端到中端,低端各有需求。所以这种非同质化的产品可以容纳不少差异化的公司生存。但一些过去小厂家将逐步让出份额,逐步形成几个不同梯队的龙头。

中国本土有其优势(本土需求量大,成本低)。虽然有很多的国际巨头,但中国处在第三梯队的轮胎企业这几年毛利率不断上升,虽然销量增量不大,但净利三年内翻了一翻。

目前国内上市龙头就是玲珑和赛轮,

复盘:

玲珑和赛轮,处于国际上第三梯队,但这几年实现了管理红利。虽然总体需求量没有上升多少,公司营收也没有上升多少。但得益于成本下降,结构优化,这几年毛利率不断上升,净利三年内翻了1倍多。然后股票估值翻了一翻,实现了三年四倍收益。

未来的空间:

蓄水池整体的保有量不断增长,在当前大基数下,新增车和替换空间未来将保持一定低速增长。

以玲珑为例,2020年营收180亿。年报中指引2030年800亿。也就是未来十年营收年化16%的增长,按目前的净利润率,个人觉得提升空间不大了,过去橡胶价格低位,现在原材料涨价了。所以如果净利润率不变,也就是16%年化增长,30倍Pe现在是贵了,15倍PE才有一定安全边际。

从投资来讲,这个管理红利双击的故事已经演绎过了,是否会继续实现管理红利具有一定未知性,需要更深的洞察力,但估值这一击的演绎是不可能再有了,所以没有估值的保护和可能估值一击的潜在回报做为吸引,也就不再具有多大的吸引力。

得到的启发:

新生行业确实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可能的机会,但成熟的行业也未必就没有双击的机会。当然一切还是看企业是否能实现管理红利。成熟的行业中可能的机会包括:

  1. 侵吞对手份额:并不容易,会遭到反击。
  2. 自然优胜劣汰,弱的小的退出,实现集中度提升
  3. 降本增效,
  4. 实施差异化,走高端路线
  5. 进行品类扩张,获得第二增长极

所以优秀的企业如果估值较低,它是有可能通过很多手段继续实现增长。

每日观察-5.18

今天物业股全面爆发。

小物业股已调整了较长时间,看着建业新生活破发,时代邻里两年后破发,真是不可思议。奥园健康和佳美也是不断走低。好的,差的,大盘的物业也调整下来不少。今天终于暴力反弹。

然而每次跌下来的时候,我总是闲时想着是否可以买点,但真正想买时又要犹豫,想再等等。于是经常错过了底部抄底的机会。原来定雅生活跌到32可以加点,有一天没理由的就直接跌到,不敢加。新城悦一直想着23,22附件可以买点,真到了这个位置,又担心这担心那的,然后就是直拉8个点反弹回去。

所以,市场就是这样,一会找点理由,或豪无理由的狂拉,一会找点理由,或豪无理由的狂砸。你若被市场左右,或者你想猜测市场,那就要疯了。市场短期,甚至中期都不可预测。

但逻辑和业绩可以去推理,虽然不一定准,但至少有一根锚,长期可言,股价围绕这一根锚去运动。

再次思考物业这门生意,对期定性,优缺点都有。

优点是:

  • 对于有爸爸支撑的,每年不断的新增管理面积是必然的,百分比逐年下降
  • 而基本不会退出原有的,所有保有量基本就是不断新增
  • SAAS模式,每月收费
  • 所以只有单店赢利能力强,那么就是一个永续的坐地收租,没有外部竞争,无资本投入,无应收款,无负债的好生意,股息发放也会高。

缺点就是:

  • 涨价非常之难,而随着人工成本上升,各项物价的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,物业公司如果不能在成本上做到削减,那后期毛利率将不断下滑。对冲物价涨幅的可能措施:提高单位密度物业规模,降低物业服务质量,通过其它增殖服务来补充(如梯煤,快递柜,快修可以涨价)
  • 如果物业公司管理不善,管理层平庸,导致单店赢利能力弱,那么无论给多少面积也没有用

所以,选择物业公司的核心要点:

  • .单店赢利能力强(要仔细分辩,洞察真假,去除水份,还原成真正的单店赢利能力)
  • 母公司强,后续能源源不断的提供新楼盘面积。

加分项:

  • 商业物业(商场,写字楼)多的,可以提价的
  • 物业高端,提价相对容易的
  • 品牌强,外拓能力强的

减分项:

并购太多的,能买到的肯定老旧小区多,物业费低,涨价难。并且现有资本市场彩生活对7倍PE,但并购你能7倍PE买到?

每日观察-5.13

一、新闻事件观察

这就是抱团的本质:

 

二、复盘观察

还是消费医药很稳

周期股大跌,但大家一致认为还有得涨,还没到头

腾讯又到580了,

地产,水泥,保险继续弱

美的,格力也顶不住了,三一重工这些就更加,不少腰斩了

建业地产分拆中原建业,想猫的人买入除权后建业地产,认为除权除息后2020年pe1.8倍,但我认为其它中海宏洋,奥园等也差不了太多呀。

三、其它思考

看看个股,真的越来越熊了,高估值的,质量不过硬的跌得稀里哗拉

很难看懂一个企业,也很难看透一个行业,也很难捉摸市场。也不知道低估值能否保护自已

每日观察-5.12

一、新闻事件观察

  • 四部门开会研究房地产税
  • 湾湾股指大跌

二、复盘观察

  • 抱团股又涨了
  • 大宗价格一直飚,现在白糖都开始涨了
  • 周期股继续涨,大家热情高涨,雪球上全是这个的声音
  • 汽车股大涨
  • 都在涨,除了地产,除了地产,水泥,保险
  • 地产又是大跌,全是看空的声音,全是割肉的故事

三、其它思考

  • 还能饭否?

每日观察-5.11

一、新闻事件观察

  • 谣传国务院办公室发文,民办教育不能通过关联交易将利益输出,K12教育股大跌,谣传是否为真未知,说明政策敏感的领域真的不能搞
  • 统计局公布人口普查数据:
    • 人口从2010到2020,保持低速增长态势
    • 人口持续向大城市圈集中,向东部,广东集中
    • 户均2.62人,比2010年的3.10人减少0.48人
    • 与2010年相比,0—14岁、15—59岁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.35个百分点、下降6.79个百分点、上升5.44个百分点。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,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。同时,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,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。
    • 城乡人口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,占63.89%

二、复盘观察

  • 互联网相关股票因受反垄断的心理预期影响,继续大跌,腾讯最多跌4.5%,到568,引发无数人抄底。我仍然犹豫,按2020年扣非业绩,静态PE 29倍,如果2021增长20%的话,就24倍了,已到合理估值。按冯柳说的无可挑剔的公司可以随便买,那就应当买。我没买,想再等等。
  • 医美概念刚过,现在养老概念又来了。这也无怪乎概念炒作,确实是投资者想寻找未来能创造非凡价值的机会,有一点可能的苗头,就有资金想先来个风投,然后又有一些跟风的,当然还有一些想趁机炒作好收割对方的。当概念被众所周知之时,即已经被炒起来了,至少也是中段,什么时候风停止不知道,所以我是没有这个能力在中途参与进去,还能全身而退的,所以只能看着。
  • 有色,钢铁,煤炭因发改委的发话,政府的指导,股价开始调整,但也不算剧烈,盘尾还收回来不少。关键钢铁,煤炭期货还是继续大涨。所以行情没到结束时。
  • 工程机械受原材料大涨,成本提高,一个个的调整很多了,何时是底?
  • 时代邻里又大跌,要破发行价了。这一个轮回真是不可思议。上市时物业股稀缺,时代邻里炒到100多倍的PE,但通过不断的收购,业绩也是翻番再翻番式的增长。但现在资金已耗尽,而竞争者又太多,收购也没有那么容易了,并且高价收购的又无法形成协同效应,无法1+1>2,所以这种收购其实意义不是很大。那未来的增长点在哪?管理层业绩指引50%复合增长的底气从哪而来?而招标等的对于时代这种品牌力弱的,难道竞争得过保利等?所以跌得很有道理啊。

clip_image001

三、其它思考

投资组合要建立自已的心理优势,否则总是纠结,心理不安。

这个心理优势,要建立在自已的投资组合一定会是时间的朋友,即只输时间不输钱,虽然短期不可预测,中期也不可预测,但可以等。要等得起,值得等,企业的价值一定是长期向上的,那就不管它短期市场出什么价了。只要算大帐,知道在长远的未来,企业的价值一定会到某个值即可。

如果投资标的不值得等,等不起,那人就总盼着自已的股票短期涨上去,而涨不上去,或者跌的话,人的心态就会失衡,就会做出不理性的决策。

新的开始

自5月10日开始要日拱一卒

盯盘一点用都没有,只会影响人的情绪,可能头脑一热,或一闷,就做出不理性的决策。并且导致时间碎片化,无法进行深度一点的工作,结果一天下来除了懊恼,什么也不没做成。

从5月10日开始的这一个星期开始,要克服盯盘的习惯。用白天的时间多进行公司的研究,行业的研究,多进行商业的观察和思考。只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复盘和新闻阅读,让时间不再碎片化,真正能日拱一卒,能有所进步。

只有个人对世界的认知,对商业的认知有进步,投资上才有可能有进步。每一个决策,都依赖于你对这一门生意,这一个企业的认知,认知错了就赔钱,认知对了赚钱的概率才大。

然后,如果只是看呀,看呀,是不会有什么进步的,纯粹输入性的学习和研究只能停留在泛泛层面,没有深度,形不成深刻印象。

只有用输出倒逼输入,才会形成更有逻辑性和深度的思考,才会有进步。

 

要从情绪中走出来

2020年被捶击了一年,本期望2021年能翻身一下。

但是,这些时段,又被一次次的捶击,人已变得完全没有信心和勇气。我感觉未来一片黑暗,自已将路走得越来越窄,国外价值投资者跳楼的事件就像是我自已的真实映照。这样下去,迟早有一天会崩溃。

强者常砥砺,弱者常戚戚。我不能常戚戚,哪怕真的很惨,也要不停的砥砺向前。

所以,要做点具体的事情,深度的学习,思考,写作。

  • 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做对的事情,然后交给命运吧,命中有时终须有,命中无时莫强求。我只用对世界的认知,对商业的认知,对投资的认知不断提高,根据自已的认知做出决策。如果错了,赔了,那是认知有缺陷,需要进步。所以不管如何,提高认知是一切的根本。亏了,提高的认知可能能帮你东山再起,赚了,提高的认知让你不再亏回去。
  • 该睡觉时睡觉,该运动时运动,该玩时就玩,不再想相关事情。该想时,就集中时间深度的想,想完了,记录下来,就不要再反复左右摇摆了。

 

以每日观察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思考

为了强迫自已进行输出,要求每天进行每日观察的书写,一是对历史事件有一个记录,二是强迫自已进行深度思考,去发现机会。